原标题:人机关系的“伦理想象”与动画电影的“合家欢”、“成人向”进阶
——简评春节档贺岁片之《熊出没·伴我“熊芯”》
(资料图片)
新片观点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中国电影要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做好具有超级IP特质,可持续发展的系列电影,这是一个重要的动力源和发力点。“成人向”系列电影目前做得最好的是《唐人街探案》系列,但此一系列也遭遇了发展之瓶颈。动画电影是非常适合做系列电影的,而且也最适合于在春节档“合家欢”观看。在动画系列电影中,《熊出没》是做得最为成功的,可谓年年春节不期而至的“资深”贺岁电影,其经验与启示值得我们总结。
《熊出没·伴我“熊芯”》是《熊出没》系列第九部。这部电影呼唤现实主义温情,表现母子亲情关系(拟人化的动物世界)。我们很容易联想到2021年春节档催泪亲情“黑马”《你好,李焕英》。也许可以说,《熊出没·伴我“熊芯”》是“动物王国”的《你好,李焕英》,也是叙述寻找妈妈,千方百计母女沟通,互相理解,认同的动人亲情叙事。
但如果仅仅用现实主义美学,现实主义创作和“母子情”主题来定位的话,则未免低估此片了,也不足以解释其魅力。君不见,这几天在大影院里,很多观众是扶老携幼“合家观看”,笑声不断,尤其是小朋友们情绪激动,效果颇佳。
剧情上,电影一开始就设置悬念,且悬念解密的时间延宕得很长,大人都可能长时间被“骗”。悬念谜底最后抖开时,足足到了片子时长的2/3。不像有些电影,似乎早就能猜到。如果说片中的那个教授是坏人还不算太“悬念“的话,熊妈妈是真母亲还是假母亲,这个悬念可就来来回回抓住观众很长时间。最后解开了,真是那个妈妈,但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机器人妈妈。
这个反转比较大,并非意料之中,实为意料之外。但所有情节连贯成一体,则又在情理之中。熊妈妈很多古怪行为与机器人可以被“清空记忆”的科幻设定关系密切。记忆能不能清除或制造?机器人是不是有记忆?甚至有感情?这些在科幻电影、赛博电影中比较时尚前沿的科幻设定,在这部电影中是随手拈来,不露痕迹。也就是说,一部欢乐、喜庆,适合于母子亲情重温与“合家欢”观看的贺岁档电影,与高科技想象、科幻配方结合了。这是常常“低幼儿化”的中国动画电影一个可喜转向。
2019年所谓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之后,科幻电影的发展并不如我们所愿。这几年像《流浪地球》这样的重工业型、高科技、高强度想象型的大片几乎绝迹。当然我们出现了科幻元素向现实主义电影、动画电影渗透,与其他类型叠合的可喜现象,如《我和我的父辈》第四部、《熊出没 重返地球》、《外太空的莫札特》、《独行月球》等。
这也许是在积蓄力量?
我们终于在今年的贺岁档前后迎来科幻影视的大爆发、“想象力消费”的热潮。电影《流浪地球2》、电视剧《三体》,以及这部有科幻元素的动画《熊出没》,它们虽非同等重量级,但同台竞逐春节档是颇有意味的。当然它们并不构成PK,更多的是互补。《熊出没》表征了一种中国电影发展和科幻的独特关系,人与赛博机器人的想象关系、伦理关系,这些理念一改以前我们对动画电影“低幼儿化”的刻板印象,昭示了此类“想象力消费”型影视作品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熊出没·伴我“熊芯”》的情节反转是熊妈妈是智能机器人。她在受命照顾孤儿小熊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做妈妈,而且渐渐有了母亲对子女的感情。
这一“人设”别有味道——“对话”或“致敬”了不少经典科幻电影情节,如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讲人和人工智能之间母子关系的《人工智能》,人与游戏角色关系的《头号玩家》,还有稍后的《失控玩家》,这几部电影都对人工智能过于发达后可能引发的人类伦理问题进行了先行性思考,试图艰难地回答——人工智能或者游戏世界的人,有了感情之后,他们想做人,我们人类能否承认,是否能接纳,我们与他们能否和平相处?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伦理难题。这些电影对此问题的直面非常前沿,颇有勇气和想象力。
儿童向动画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涉及“人机伦理难题”,但解决得巧妙且温情满满。片中有一段快速闪回的熊妈妈笨拙地带熊孩子的生活细节,镜头叠加,快速闪回,让我们明白,正是在看护熊孩子的过程中机器熊产生了母爱亲情——一种原始自然而真挚的人类感情。影片一定程度上是理想化地解决了人和智能机器人相处之道。
机器熊有了感情,那是真挚的母子情。熊妈妈虽然是机器熊,但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有情感的母亲。影片化用与时俱进的前沿科幻电影主题到低幼儿向的动画电影中,以一种温情而巧妙的方式,想象性解决了人类科技文明发展过程中必将遭遇的伦理难题——当人工智能有了想象力,有了人的情感,真的可以与你谈恋爱,当你的母亲、儿子、妻子,丈夫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这部电影的思考非常前沿也很有意义。
毫无疑问,《熊出没》走到今天不容易。九年来,它的票房非常稳健,从两亿起,三亿、五六亿到去年的九亿。熊大熊二以及光头强的人设非常稳健,成为一个“铁三角”。但要考虑如何提升。因为看《熊出没》孩子们也不断长大。他们对《熊出没》抱有感情但也希望看到更加成人向的电影。能不能一方面保持童心童趣动画动漫风格,但在故事设置、人物增加以及上天入地跨地域跨时空方面更加大胆,既延续老观众又不断扩大新观众。这是《熊出没》下一步IP运作需要考虑的。
的确,如何在保持原有稳定受众的基础上,让逐渐长大的青少年始终跟着继续陪伴?《熊出没》能不能成为中国式的《美女与野兽》《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熊出没》无疑面对巨大的挑战。无疑,系列电影在有了坚实稳定的“人设”之后,应该不断拓展新类型,与各种类型进行叠合。但在坚实的人物关系之外,还应该加进去一些新人,甚至追求形成“复仇者联盟”式的英雄群像、“宇宙世界”,现在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角色,久而久之未免稍显单调。
毋庸讳言,目前国内动画电影总体票房与反响并不尽如人意,在电影产业格局中地位不够高,与国外动画电影的大制作、大市场、大格局相距甚远。而且还有制作不完善,产业链不规范,工业化强度不足,票房/口碑不一致等产业缺陷。内容偏低幼化,人物扁平化,受众窄化,说教成人化等问题依然严峻。
像《狮子王》《美女与野兽》《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冰雪奇缘》那样老少成人皆宜的动画大片似不多见。但无论如何,在《熊出没》系列电影稳健的一步步发展中,我们看到了希望,也强化了信心。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把这个难得的IP做大做强,推动中国电影真正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作者: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
美民调:近一半美国人认为美在全球影响力下降_今日热搜
全球播报:12月29日基金净值:华安聚优精选混合最新净值0.8097,涨0.3%
全球日出追光2023直播启动+直播平台+观看入口
国内是否有德尔塔变异株流行?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有无共循环或重组?专家回应【科学防疫小贴士】(66) 要闻速递
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