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光伏项目现场,光伏板下种植有优质牧草。王妤心泓供图
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七星湖景区是国家4A级沙漠生态旅游度假区,2011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永久会址。图为记者们在七星湖旁采访拍摄。王妤心泓摄/光明图片
“走读中国·走进内蒙古”中外记者联合采风体验活动近日落幕,来自彭博社等19家外国媒体及中国6家中央媒体的30余名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参访。4天的行程中,中外媒体记者们聚焦新时代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深入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围绕内蒙古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治理、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成就进行实地参观走访。
【资料图】
“我要将库布其沙漠的治理经验带回越南”
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像一条黄龙横卧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面对茫茫大漠,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一代代治沙人顶烈日、抗严寒、战风沙,有力推进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公里。日本北海道新闻社支局长古田夏说,牧民在沙漠中植树的场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看到只需要两个牧民相互配合,10秒钟就可以植一棵树。这是一种名为“微创气流植树法”的新技术,它将挖坑、栽树、浇水三道工序合为一体。以前种一棵树,锹挖半方土,还要扎沙障固沙,现在只需打一个小口径的孔洞,效率提高了14倍,成活率达到85%以上。
来到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展厅,两幅照片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一幅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沙中平房,屋门前是比房屋还高的沙丘,牧民们想开门不得不花上几个小时移走沙子;另一幅则是现在的牧民房屋,门前绿树耸立,牧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展厅工作人员介绍,2006年,杭锦旗政府为解决库布其沙漠腹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问题,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投资建设占地面积500亩的集中居住区,并配套完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将分散在沙漠腹地的2个自然村36户牧民搬迁至此,鼓励农牧民转租沙漠、入股企业、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服务业。如今,牧民新村36户农牧民实现了从2006年户均收入不足1万元到户均收入高达12万元的转变,走出了一条治沙、发家、增绿的乡村振兴之路。
越南《人民报》摄影记者阮胡君一边架起摄影机拍着展厅里用于飞播造林的无人机,一边说:“越南也有沙漠,我们希望在越南国内宣传这次参访中看到的治沙技术,让越南学习中国成功的治沙经验。”
走出展厅,记者们来到牧民经营的饭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的饭店老板达来热情地招待大家品尝内蒙古特有的奶茶,配上奶酪、炒米和奶皮,香浓的口感让记者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我的家乡从‘死亡之海’变成沙漠绿洲,我既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达来饱含感情地对记者们说,“现在我们这边发展旅游业,我也开起了饭店,每年都能有很好的收入”。
记者们围坐在圆桌旁一起喝奶茶时,RAI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社长兼首席记者马克说:“我发现中国很多地方都是大家庭模式,我们这次所到之处受到的招待也很像在一个大家庭里,让我这个外国人也感觉很亲切。”
“绿色能源发展令人惊叹”
当大巴车驶向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光伏项目施工现场,一望无际的光伏电板引起车内记者一片惊叹声,坐在车窗边的俄罗斯《议会报》记者安东诺夫一边举着手机拍摄,一边急切地想要了解光伏项目的细节:“这片电板占地面积一共多少?”“每天能够发电多少?”……
下车后,亿利治沙光伏电站副站长李飞向记者们介绍,这片光伏项目建成后,总占地面积约10万亩,将向蒙西电网年均供应绿色电力约40亿千瓦时,可实现年均节约标煤消耗120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1万吨、二氧化硫637吨……建成后,光伏板上可以产绿电制绿氢,板间可以长绿草养畜禽,板下可以变绿洲生绿金。远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底字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记者们纷纷在看台上以此作背景合影。荷兰广播电视协会记者宗约翰说,虽然他们国内也有光伏板,但从没见过规模如此大、如此壮观的光伏项目。
彭博社记者慕克仑好奇地向光伏电站工作人员询问,这些光伏电板如何实现循环利用。工作人员向他介绍,在光伏电板使用寿命结束后,里面的硅会被提炼出来,用于制造新的电板。随后在内蒙古包头的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记者们终于看到了用于制造光伏板的硅原料。该公司主要从事直拉单晶硅棒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加工、销售,其产品作为光伏发电的基础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领域。
包头位于中国正北方,“一五”时期,包头是共和国“铸盾砺剑”的地方,中国第一辆坦克、第一门高射炮、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核燃料都在这里生产。在如今的包头市昆都仑区,有一条货运铁路,铁路的一边是包钢集团,另一边是协鑫集团的30万吨颗粒硅基地。窄窄的铁轨两边,并行的是包头两大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钢铁和光伏。今年5月,在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上,包头市被授予“世界绿色硅都”称号,见证了包头从“草原钢城”到“绿色硅都”的蝶变。
“内蒙古的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让我印象深刻。以前通过煤炭、天然气等地下资源实现经济发展的地区,如今遵循低碳政策开发新能源,并以此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令人惊讶。世界连接在一起,供应链也绝对不能分离,希望中韩两国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能源合作。”韩国经济新闻的记者金光洙说道。在了解到包头这个老工业城市新旧产业交替、升级创新发展的历程后,他颇为感慨,一个城市能够身披过去的辉煌再出发,用双手创造未来和希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中国‘智’造了不起”
“蒙芯”是目前世界上首个可应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实时在线监测的物联网超微功耗传感器芯片,既能以浇筑方式嵌入到混凝土结构件中,也可以焊接在钢结构件和外挂在建筑物上,该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在高铁轨道板、桥梁等处,提供温度、湿度、压力、形变等状态实时在线监测。
在呼和浩特,记者们进入研发“蒙芯”的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个案例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一是“蒙芯”完成对华龙三号核反应堆壳体安全的在线监测,这在该领域是世界第一;二是在震惊业界的“深圳市赛格大厦晃动”事件中,“蒙芯”为该大厦提供全程实时在线监测。“这项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我们乘坐的地铁到住的楼房,都需要精准可靠的芯片为我们提供安全数据,从而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城市生活的智能化。‘蒙芯’让我看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的科技产业发展。”匈牙利《世界中国》杂志社记者维克多说。
摄像头自动变焦马达(VCM)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摄像头、平板电脑摄像头、医疗用摄像头等高科技微机电系统技术领域。包头江芯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VCM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创新公司,VCM产业的发展延伸了稀土磁性材料终端应用领域。目前,公司已经成为传音、华为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固定上游商家之一。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们隔着玻璃认真地拍摄VCM生产线。日本共同社记者杉田正史在镜头前向观众介绍:“日本国内也有类似的VCM生产线,但是这家公司在原有单轨半自动化设备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开发了双轨的生产线,让生产效率翻倍。中国‘智’造真的很了不起。”
沙漠里开拓出的旅游项目、荒漠上矗立的光伏电板、体现中国“智”造的芯片……短短4天的参访行程中,这些成果接连不断地映入各国记者的眼帘,让大家对内蒙古自治区有了全新的印象。“感觉来到了一个未来世界。内蒙古自治区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而如今,它的现代产业也非常先进,真的是一个巧妙的融合体。”马克说。(记者王妤心泓)
标签:
美民调:近一半美国人认为美在全球影响力下降_今日热搜
全球播报:12月29日基金净值:华安聚优精选混合最新净值0.8097,涨0.3%
全球日出追光2023直播启动+直播平台+观看入口
国内是否有德尔塔变异株流行?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有无共循环或重组?专家回应【科学防疫小贴士】(66) 要闻速递
滚动